巴县衙门和《巴县档案》
清光绪间张云轩绘《重庆府治全图》中的“巴县衙门”
巴县衙门布局复原示意图
古时重庆地区各县都有县衙门,本不稀奇,为何独独“巴县衙门”名声颇大?究其原因,一是巴县衙门尚有遗址存在,二是有在学术界甚为重视并被四川省档案馆视为“镇馆之宝”的《巴县档案》。
巴县衙门
渝中区下半城解放东路,旧称巴县衙门街。巴县衙门,是“巴县县署”的俗称。古人逐水而居,所以重庆城先从江边发展起来。巴县衙门街在古代一直为重庆母城的核心和政治中心。清代的巴县衙门片区,集中了川东道衙、重庆府衙和巴县县衙三级政权。宋元明清,这里一直是“巴县县署”的所在地。2010年3月,重庆渝中区文物管理所在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”中,在巴县衙门片区发现了重庆南宋衙署遗址,该遗址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巴县衙门正中为大堂、二堂。两庑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,二堂两庑为花厅、签押房。正堂右为厨房,左为典史署。大堂前为大坝。大坝右为监狱、茶馆,大坝左为衙神祠、马王庙等。大坝前为仪门,仪门外为头门。头门外向左为老鼓楼。入头门为甬道,甬道右侧为监狱。马号外衙门大门旁为“朝天驿”。
1911年11月重庆蜀军政府成立,军政府就设于巴县衙门内。民国《巴县志》卷15《军警·城警察·沿革》:清光绪“三十二年……改设巡警总局于行台。……辛亥革命,于巡警总局建立蜀军军政府。”行台,指旧时官署与居住之所,此指清巴县衙门。黄少谷先生曾撰有《重庆蜀军政府旧址》:“辛亥起义后,重庆蜀军政府的首脑机关便设于行台衙门。”(载《重庆市中区文史资料》第三辑)抗日战争时期,巴县衙门建筑被日机炸毁。
《巴县档案》
《巴县档案》约12万卷,上自乾隆十七年,下迄宣统三年,保存了巴县200多年间的政府公文、告示等,是中国地方政权历史档案中保存较完整的一部分档案,被史学界誉为“一座内容极其丰富的文献宝库”。
下面举几个清末重庆长江、嘉陵江渡船法规方面的例子来看看巴县档案。《道光元年九月十一日巴县正堂告示》:“渝城临江门搭船至磁器口……每日经过客商络绎不绝。访闻有等不肖船户,每有多索多载,致有覆舟之弊。”(四川省档案馆、四川大学历史系编《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》,四川大学出版社,1989年。第二部分船运“通告与帮规”)
道光元年,朝天门私船“多载多索”,“覆舟淹毙者时有”,巴县衙门告示云:“为严禁渡船多载多索,以安行旅事。……今本县访闻得三河渡船,无论大水小水,船只总以满载至二三十人不等,船重水急,致覆舟淹毙者时有。有勒索渡钱,每人至一二十文,远来过客,每人至三四十文不等,殊勘痛恨,合行出示钉牌严禁。为此,示仰三河小甲,及渡船人等知悉:嗣后尔等遵照向来立定章程,自九月初一日起至三月底,春冬水平,每大船装载十人,小船装载四人。……通往官员,不取钱文。倘敢违禁,多载多索,一经查出,或被告发,定即重究。”(同上,《道光元年巴县告示》)又,道光十四年巴县海棠溪“义渡船夫,希图渔利,私串炭贩”,为此,巴县衙门告诉“海棠溪义渡夫头,及渡夫沿河差役人等知悉,嗣后如有苦民零星挑炭一二挑者,许归义渡船夫随到接渡,不准渡夫索取分文”。(同上,《道光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巴县正堂特示》)
1937年抗战以前,《巴县档案》藏于巴县衙门内,因它是巴县的地方档案,当然要存于地方政府办公地。抗战中为避免日机空袭,转藏于巴县南岸樵坪关帝庙,所以又称《樵坪档案》。1953年, 西南博物院副院长冯汉骥在樵坪关帝庙发现了《巴县档案》,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同意运回西南博物院。1955年,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,《巴县档案》移交给在成都的四川省博物馆,同年,又经四川省文化局同意,运存四川大学,由川大历史系整理使用。1964年,由四川省档案馆接收,现为该馆的“镇馆之宝”。
(作者系原渝中区政协委员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研究员、重庆市文物鉴定组成员)
渝中区政协 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管家巷9号 联系电话:63845301
主办:政协重庆市渝中区委员会